期盼清晰的中国人形象----浅析用心理知识"武装"中国影视

【期盼清晰的中国人形象----浅析用心理知识"武装"中国影视】 期盼清晰的当代中国人形象
——浅析心理专业知识“武装”中国影视题材
⊙影子行
《爱德华大夫》中青年派克手里那把迟疑、恍惚的剃刀寒光犹在;《普通人》里亲人之间的尴尬与阵痛让人辛酸不已;《失去的周末》那“老酒鬼”痴狂的憨态令人叫绝;伯格曼的内省与威严却总让你屏息而噤声;《沉默的羔羊》中遥远而细微的羔羊的叫唤依然若隐若现------这些心理疾病题材的西方经典影片 , 莫不将我们灵魂深处的某些扭曲的片刻撕裂与放大 , 彰显我们曾经的无奈、挣扎或放弃 , 就象一道道刺破广漠原野中高耸的乌云方阵的血红闪电 , 令人颤栗 , 久久不能平息 。
曾经几何 , 我们荧幕上的人物也曾无比鲜活 , 也曾紧追时代 , 把“当下”的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 。 一江春水 , 小城之春 , 牧马人 , 苦恼人的笑 , 小花 , 甚至连“样板戏”中的特定人物 , 都温暖、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。 有人说 , 中国影视 , 应该以古老的文化渊源为根基 , 以博大纷繁的人文为利器 , 此乃立身之本 。 物质繁华已经多少年了 , 当我们身边弱小的伙伴 , 如伊朗、越南都纷纷祭起“人文”乃至“哲理”的大旗持续不断地响亮于世人面前时 , 我们的电影 , 却在来自好莱坞这个文化帝国的“造梦工厂”面前孱弱不止 , 节节溃退;电视剧方面 , 若不是数年前紧急关闭黄金档的大门 , 恐怕亦被哈韩哈日们逼入狭小的胡同了 。 “中国制造”如今业已在全球范围掀起惊天动地的波澜 , 尽管集中在中、低端的物质制造领域 , 却也有足够引以为豪的典故 。 但更多的时候 , 中国影视却象襁褓和摇篮中的孩童 , 经常充满口欲的满足 , 缺乏必要的雄心壮志 。
有感于外来强势影视剧中鲜明的人物 , 以及人物背后隐藏着或强烈或绵密的文化意念、价值诉求 , 不禁想问:当今“中国人”的主流形象 , 究竟是内敛、憨厚、卑微还是平和、高大、骄傲?我们的影视作品里 , 中国人的形象何时变得模糊起来?具有时代内涵、文化意韵的个性形象 , 为何少之又少呢?
笔者以为 , 将目光执拗地对准当下活着的人们的心灵变迁、生存景况并相信这才是艺术的第一课题的人寥寥无几 , 是导致剧作质量迟滞的重要原因 , 至少半数以上的制作群集体性放弃了对主流现实题材的跟踪、持续研究 。
一、满足与回避是当前制作者们的主流心态
按说 , 当前变革中的中国 , 每天都上演着落差与机遇、更替与嬗变、挑战与风险 , 放弃与坚守等永不落幕的悲喜剧 , 新鲜人、新鲜事此起彼伏地在人们眼前亮晃 , 可资“拿来”的故事、素材应当材林林总总 , 取之不尽 。 然而 , 国内众多的电视剧编剧、投资者却在平民生活剧、都市情感剧终于应运而走向第一选择平台时 , 却喊起了“现实题材 , 如今已经不知道该写啥了”!
有人总喜欢“剑走偏锋” , 他们坚信“题材决定论”、“概念决定论” , 古装剧是他们追捧和挥舞的“不倒的红旗” , 概念易找 , 明星集中 , 这也算是根基在“文化渊源”了 。 现在连文学经典、世界名著也开始一一进入他们的“法眼” , 名著原著国的艺术家们没有做到也许不曾想到的事情 , 竟然被陌生的文化国度吸收与再度创作 , 这绝对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艺术的盛事景观!不久后 , 莎士比亚、莫里哀等巨匠的作品改成中国版“20集”电视剧恐怕也绝非天方夜谈 。
一位知名导演声称“现实题材的积淀太浅了!”一语道出无数人的心机:三十年不到的光阴 , 在他们眼中 , 过于飘渺和浅薄;他们作为现实生活中的“精英” , 是不屑于研究当前中国的 。

推荐阅读